2025年8月,全国热气球锦标赛首次落地塞北大同,这一选择背后,是地理优势、政策支持与文旅融合战略的深度契合。作为国 家级航空运动赛事,其选址不仅考量技术条件,更折射出城市转型发展的新逻辑。
地理优势:塞北明珠的“飞行基因”
大同地处北纬40度,属温带大陆性气候,夏季凉爽(8月平均气温25℃),风力稳定(1-2级风速常见),符合热气球飞行对低风速、稳定气流的需求。赛事举办地南六庄机场与云州区火山地质公园,以开阔平坦的地势和半径10公里以上、真高1500米以下的优质空域,为赛事提供了安全保障。此外,大同作为国 家级通航产业示范区,依托灵丘秦淮基地、阳高中联基地等五大项目,已形成完善的通航产业链,从器材存放、燃料保障到消防医疗,基础设施一应俱全。
政策支持:从“煤都”到“算力之城”的转型抓手
近年来,大同市将“体育+旅游”作为文旅消费赛道的核心抓手,出台《关于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》等政策,明确提出打造“激情运动之城”目标。2025年,大同不仅承办热气球锦标赛,还计划举办环古城健步走、北岳恒山登山赛等10余项国 家级赛事,通过赛事流量激活文旅增量。政府更以“真金白银”支持产业发展,如对算力企业提供最高100万元数据集奖励,对体育赛事给予场地、宣传等全方位保障,吸引更多资源集聚。
文旅融合:千年古城与现代赛事的碰撞
大同作为历史文化名城,拥有云冈石窟、恒山等世界文化遗产,赛事期间,参赛者与游客可体验“飞行+文化”的深度游:在火山地质公园感受地质奇观,于古城内品味广灵剪纸、大同铜器等非遗技艺,或品尝刀削面、羊杂等地方美食。这种“赛事即旅游”的模式,将热气球锦标赛的流量转化为文旅消费的增量,助力大同从“输煤炭、输电力”向“输算力、输服务”转型。
经济效应:产业链延伸与城市品牌升级
赛事举办直接拉动餐饮、住宿、交通等产业,预计吸引数万名观众及游客,提升大同的知名度。更深层次的是,通过承办国 家级赛事,大同进一步完善了通航产业链,包括服务器制造、数据标注等新兴产业,推动“煤都”向“算力之城”华丽转身。正如赛事组委会所言:“热气球锦标赛不仅是一场竞技,更是大同展示转型成果的窗口。”
从地理优势到政策赋能,从文旅融合到经济转型,全国热气球锦标赛落地大同,是塞北古城以“飞行”为笔,书写新时代发展故事的生动实践。当热气球冉冉升起,大同正以更开放的姿态,拥抱世界,飞向未来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