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26日,广州体育学院亚运篮球馆内舞力全开,十五运会霹雳舞测试赛暨中 国·广州街舞公开赛正式拉开帷幕。作为全运会历史上首次设置的霹雳舞项目测试赛,这场汇聚广东、深圳、东莞等地37名选手的赛事,不仅标志着霹雳舞正式融入中 国顶级综合性运动会体系,更以“赛场即考场”的实战姿态,为年底粤港澳全运会正赛积累经验。
赛事升级:从街头到全运会的历史性跨越
霹雳舞自2018年青奥会首秀后,历经巴黎奥运会、杭州亚运会等国际大赛的洗礼,终于在十五运会上迎来全国性竞技舞台。本次测试赛设男子个人、女子个人两项,采用单循环赛制,选手需在“技巧性、多样性、完成度、乐感、创意度”五维评分体系下展开角逐。裁判组通过“滑杆打分”机制,在每轮斗舞中从身体控制、情感表达、艺术性三大维度量化评估,确保竞技公平性。
场馆革新:亚运遗产焕发新活力
作为2010年广州亚运会篮球项目主场馆,广体亚运馆历经升级改造,融入健康、绿色、低碳理念,打造出校园复合社区型体育馆新模式。场馆内新增的动态灯光系统与霹雳舞力量美学相呼应,赛前完成的应急疏散演练(覆盖500余人)与志愿者强化培训(80人),更彰显赛事组织的专业性。
体能门槛:科学选材的全运新标准
根据全运会规则,参赛选手需通过立定跳远、引体向上、30米跑等十项体能测试,平均分需达60分方可晋级。这一标准源于巴黎奥运会选拔经验,旨在确保选手具备高强度竞技所需的爆发力与耐力。
湾区共振:体育+文化的深度融合
本次测试赛被视为粤港澳大湾区“体育+文化”战略的缩影。广州体育学院竞委会通过“月调度、周排查、日管控”机制,协同12个处室完成赛事保障,而赛事本身更成为展示岭南街舞文化、推动青少年体育参与的重要平台。
当日的两场比赛后,颁奖仪式将于20:30举行,优胜者将获得直通全运会决赛的积分。这场测试赛不仅检验了场馆运行与裁判体系,更以实战姿态宣告:霹雳舞,这一曾被视为街头文化的运动,已正式成为中 国竞技体育版图中的新坐标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