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14日,理想汽车CEO李想在社交媒体发文,系统阐述理想i8市场反响热烈的底层逻辑。他提出,理想汽车的成功源于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洞察,而当前理想i8正处于“敌无我有”的蓝海阶段。
竞争维度:有没有与好不好的二元论
李想将市场竞争划分为两个阶段:在“有没有”阶段,企业需率先解决用户未被满足的痛点;而在“好不好”阶段,则需在细节体验上建立差异化优势。他以理想ONE为例,指出该车型通过增程技术消除里程焦虑,用“冰箱、彩电、沙发”重新定义家庭出行场景,从而在2019年新能源市场占据先机。
理想i8的护城河:空间、智能与补能体系
据李想透露,理想i8在设计初期即锁定“家庭科技旗舰”定位,其5200mm车长与3200mm轴距创造出同级最大的二排空间,而搭载的Mind GPT大模型则实现语音交互、环境感知与服务推荐的深度融合。在补能体系方面,理想与宁德时代联合开发的5C麒麟电池,配合自建的2000座超充站,使长途出行效率提升3倍。
交付挑战:冲刺月销万辆的供应链更新
面对即将到来的交付高峰,理想汽车已启动“供应链保供战役”。据知情人士透露,理想与宁德时代、博世等供应商建立联合库存管理机制,将关键零部件的周转周期从7天压缩至3天。同时,其合肥工厂通过数字化排产系统实现每40秒下线一辆新车,为9月冲击8000辆、挑战10000辆的交付目标提供保障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